1947年11月12日,石家莊解放,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范圍內攻克的第一座城市,新中國的多項事業從這里起步。也正因如此,“紅色”文化成為了我們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之一。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最好體現,在石家莊市區內我們也時常可以看到一些代表“紅色”文化的雕塑。然而,這些常見到的“紅色”雕塑到底被多少市民所了解?它們是否又真正起到了宣傳教育的意義呢?正值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,記者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。
1
行人十有八九不了解“紅色”雕塑內涵
6月6日10時許,記者來到了位于裕華路與紅旗大街交叉口東南角的《聶榮臻與美穗子》雕塑前。記者在這里看到,松樹與綠草中,掩映著一座以綠色為基調的雕塑:一位身材高大的軍人,和藹可親地手牽著一個小女孩。該作品表現了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從戰火中救助日本遺孤,被我軍收容撫育,聶榮臻元帥倍加關愛憫恤的歷史場景。整座雕塑由鑄銅和石材構筑,高約3.5米。“您好,您知道這個雕塑的兩個人是誰嗎?”當記者拋出這個問題后,所得到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。“這個我還真不知道,每天上學都能看見,看樣子應該是個將軍吧。”在六中上初中的孫同學捂著嘴笑著說到。隨后記者又詢問了不同年齡段的三位市民,所得到的回答都不是十分準確。“這是聶榮臻,旁邊拉著的小姑娘是他收養的日本女孩,叫什么我忘了。”封大爺說,他小的時候就聽父親講過這個故事,所以對這段歷史比較清楚。“當時雕塑剛有時,我來西清公園鍛煉一眼就認了出來。”
當天14時許,記者來到了位于裕華路與中華大街交叉口西北角的《戎冠秀與子弟兵》雕塑前。雕塑造型整體似一面旗幟,雕塑的橫向構圖充分展示了戎冠秀作為子弟兵母親偉岸、無私的精神,浮雕上刻畫了她帶領婦救會員日夜忙碌,送水送飯,慰勞軍隊,搶救傷員等生動場景。
記者上前詢問多位路人,大多數人都直搖頭的快步走開了,停下腳步回答問題的所給出的答案也十分模糊。“這是戎冠秀,咱平山人,被譽為"子弟兵母親",還是"雙百人物"呢。”當記者問到一位在公園里散步的寧大爺時,得到了準確的答案。據寧大爺介紹,他今年86了,像他這個歲數的人基本都知道戎冠秀的事跡。
隨后,記者又趕到了位于石家莊市青少年宮廣場上的《王二小》雕塑前,由于王二小放羊的雕塑形象鮮明,加之雕塑下方的大理石基座上標有“少年英雄王二小”幾個字,所以路過的市民幾乎都能答對,但當詢問到王二小具體是哪里人時,只有一位市民能回答出是保定淶源縣。
2
雕塑文字介紹缺失
3
請給雕塑加個“名片”
每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與歷史背景,城市雕塑則是以其雕塑的內容和形式,體現了其所在城市及所在環境的特征。如美國的自由女神像,只要我們一提到自由女神,馬上會聯想到美國。自由女神是美國的標志。
雕塑,對于一座城市來說,除了發揮一部分景觀功能外,還有著其設計的內涵和意蘊。采訪中,有市民認為,城市雕塑就在人們身邊,然而如果因為缺少文字介紹,而讓其承載的文化傳播功能難以發揮作用,這可能會造成一種遺憾和浪費。“一座雕塑凝聚著藝術家們的心血,如果我們只是把它打造好后擺放到那里,人們看到后沒有形成對思想的沖擊,這樣的藝術品是不完整的。”紅色收藏愛好者張亞杰先生說。雕塑作品不僅要能“觀”,更重要的是要能“賞”,目前,文字說明依然是市民了解雕塑作品的重要方式,有關部門可以在雕塑旁做上一個“名片”。寫上雕塑的具體信息和人物故事。
關于雕塑介紹牌具體負責單位問題,記者聯系到了石家莊市園林局公園處,據工作人員介紹,在建設過程中,這些雕塑歸“城雕委”負責,但“城雕委”只是個臨時機構,在完成了建設使命后就不存在了,現在這些雕塑具體歸哪里也不是很明確,同時,園林局工作人員還表示會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,還這些雕塑一個“身份。”
微信掃一掃上面二維碼 添加好友 |
Copyright © 2015 浙江飛迅雕塑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網站地圖 網站管理 浙ICP備15010200號-1 技術支持:環訊傳媒 咨詢熱線:400-1688-477 手機:15024558088 郵箱:fx@chinafeixun.com 地址:浙江省武義縣白洋街道牛背金工業區知音路1-1號 網址:www.i4admin.com www.chinafeixun.com www.worldsculptures.com www.yksummer.com |